
图1. 某GLP-1分子结构
原料药价格每况愈下,GLP-1行业降本增效迫在眉睫
在当前GLP-1赛道竞争白热化的格局下,原料药价格持续下行,生产企业要维持盈利能力,上下游成本优化已成为必行之举。其中,下游纯化环节作为生产成本的关键构成,其降本潜力备受行业关注,而层析纯化填料作为纯化工段的核心耗材,更是成本控制的重中之重。对企业而言,实现填料环节降本可聚焦两大路径:一是通过优化纯化工艺来延长填料的使用寿命,二是借助国产替代、规模化采购等方式来降低填料的单位成本。
图2. 多肽药物纯化成本分析(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上述两条路径中,提升填料使用寿命则是降本的核心途径。常规硅胶填料往往使用200个循环左右就发生性能衰减,需要更换新填料,这不仅会产生频繁采购的直接成本,更隐藏着时间损耗与生产效率损失等隐形成本。若能将填料寿命大幅延长——例如提升至500个循环,相当于减少约50%的更换频率,既能显著降低填料采购量,又能减少生产中断从而提高效率,从效率与成本双重维度为药企创造更大效益,助力其在行业寒冬中优化成本结构,提升生存韧性,在价格战中守住利润红线。
纳微科技Revo系列硅胶超长寿命,助力药业降本增效
在某客户的GLP-1商业化项目中,采用纳微科技 UniSil® Revo 10-100 C8 硅胶填料进行工艺开发,并成功将工艺放大至DAC 1200制备生产规模,目前项目正稳定生产。值得关注的是,该硅胶产品展现出超长使用寿命,根据客户反馈,截至目前已完成近900针的生产使用(每200针再生后重新装柱),且仍在持续服役中。
图3. 连续进样注射超过890针纯化制备图
图4. 生产现场DAC 1200高压制备纯化设备
UniSil® Revo 10-100 C8这款硅胶产品之所以能实现如此超长的使用寿命,核心在于我们独创的PCS(精准控制)技术,采用革命性的精准微孔调控技术,通过让孔隙间形成贯通结构并增厚孔间壁,显著提升了产品的机械强度和分离选择性,同时独特的硅胶表面有机杂化处理和键合技术,让其具备更宽的pH耐受范围。这种特性使其特别适用于较大分子多肽,尤其是GLP-1、胰岛素等纯化场景。
本案例中,该产品能达成近900针的超长使用寿命,除了自身技术优势,还得益于多重协同因素:客户粗品纯度相对较高,疏水杂质含量少,为延长寿命奠定了基础;同时,我们针对性开发的专属纯化工艺和针对性的再生条件进一步释放了产品潜力,最终实现了远超普通硅胶4~5倍乃至更长的使用寿命。
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耐碱测试
在0.1M NaOH (pH 13)条件下不断冲洗,直至22个小时,UniSil® Revo 10-100 C8仍能保持良好的柱效,说明其具有优良的耐碱性。而国外某竞品10-100 C8只能耐受6小时,并且压力超过极限,保留时间下降30%。
图5. UniSil® Revo 10-100 C8与国外竞品10-100 C8在pH13耐碱测试下柱效对比
图6. UniSil® Revo 10-100 C8与国外竞品10-100 C8在pH13耐碱测试下保留时间对比
订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