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双抗药物发展迅猛。全球累计16款双抗药物获批,超400种处于临床开发阶段,其中国内公司约占一半。2024年全球双抗市场规模达130亿美元,预计今年底将突破180亿美元,同比增长42%,国内双抗市场规模有望达121亿元。
图1. 全球双抗药物市场规模(亿美元)数据来源:观研天下、药渡网等
01为什么双抗成为热点?
与单抗相比,双抗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双重靶向”能力,能够协调多种生物机制。近年来,双特异性抗体(双抗)研发爆发得益于技术突破与靶点协同优化。通过Fc段改造(降低毒性)、对称设计(如四价双抗)及CrossMab技术,药物稳定性和生产效率显著提升。PD-1/VEGF组合成为明星靶点,如康方生物的依沃西单抗在非小细胞肺癌III期试验中,将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从5.82个月延长至11.14个月,疾病进展风险降低49%,且对PD-L1中低表达患者有效。三生制药的SSGJ-707在II期试验中客观缓解率(ORR)达72%,获辉瑞60.5亿美元授权,创国产新药纪录。
图2. 双抗的作用机理[1]
双抗药物正引领中国药企掀起一场气势磅礴的 “出海风暴”。在这一浪潮中,除了三生和康方,百利、复宏汉霖、百奥赛图、普米斯等众多国内药企也有相应产品license-out,展现出中国药企在双抗领域的强大实力与雄心。这场由技术革命驱动的双抗药物市场盛宴中,中国药企正凭借自身的实力和优势,逐步从市场的参与者转变为引领者,改写全球双抗药物市场的格局,开启中国药企出海的新篇章。
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tibody, BsAb)是一类通过基因工程或化学方法构建的人工抗体,具有两个不同的抗原结合位点,可同时结合两种不同的抗原或同一抗原的不同表位。早在1960年,纽约罗斯威尔公园纪念研究所Nisonoff团队在《Science》首次提出双特异性抗体概念。历经六十余载探索,目前研究人员已构建超30种双抗结构。
图3. bsAb的常见结构[2]
图4. 双抗药物发展大事件
目前,国内已有超过40家企业涉足双抗药物的研发,多数企业已搭建了自主的双抗(或多抗)研发平台,包括KIH、Crossmab、DuoBody、BiTE、TandAb在内的40余个特色技术平台。
(以上数据来自各公司官网及网络平台收集)
双抗药物因其特殊的分子结构与作用机制,在结构设计和纯化工艺中面临独特挑战,需结合靶点特性、分子稳定性及生产工艺进行系统性优化
-
以IgG1或IgG4抗体骨架为基础,通过基因工程改造实现双靶点结合。
-
通过独特设计避免轻链/重链错配,实现双靶向功能。
图5. 双特异性抗体
双抗药物因分子结构复杂性,在生产中易产生多种同源杂质[3],导致层析分离困难:
-
对称型双抗:易形成半抗体、分子间交换多聚物。
-
非对称型双抗:副产物包括同源二聚体、3/4双抗(缺轻链)、半抗体。
-
无Fc段片段型双抗:易产生错配体和聚集体。
双抗市场火热,纯化或成竞争关键点。
在这一大背景下,秉承多年微球制备技术及抗体下游纯化经验,纳微科技已协助众多客户成功完成了多个双抗纯化项目,解决了客户在纯化过程中面临的诸多痛点,有效提升了双抗产品的纯度与质量,为双抗药物的研发与生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Mercedes Herrera, Giulia Pretelli, Jayesh Desai, Elena Garralda, Lillian L. Siu, Thiago M. Steiner, and Lewis Au. 2024. "Bispecific antibodies: advancing precision oncology." Trends in Cancer 10 (10): 893-919. https://doi.org/10.1016/j.trecan.2024.07.002.
[2] Aran F. Labrijn, Maarten L. Janmaat, Janice M. Reichert, and Paul W. H. I. Parren. 2019. "Bispecific antibodies: a mechanistic review of the pipeline."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18 (8): 585-608. https://doi.org/10.1038/s41573-019-0028-1.
[3] Serene W. Chen, and Wei Zhang. 2021. "Current trends and challenges in the downstream purification of bispecific antibodies." Antibody Therapeutics 4 (2): 73-88. https://doi.org/10.1093/abt/tbab007.